QX∕T 441-2018 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气象)
ID: |
6FBE3DF73D384D6DBC128EA5DC85F3D7 |
文件大小(MB): |
0.72 |
页数: |
28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26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7. 060,A 47,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441—2018,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urban waterlogging risk investigation,2018-09-20 发布2019-02-01 施,中国气象局 发布,QX/T 441—2018,目 次,刖言.皿,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1,4 基本要求 1,5 数据内容 1,5. ! 地理信息 .. 1,5. 2 城市基本情况 . 2,5.3内涝隐患点及周边基本情况 2,5. 4 历史灾情信息 . 2,5. 5 气象、水文资料.2,5. 6 内涝防灾措施情况 .. 2,6数据收集途径.. 3,7 数据核查要求.. 3,附录A (规范性附录)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数据内容收集 .. 4,附录B (规范性附录)城市社区(街道)基本情况表 5,附录C (规范性附录)城市土地利用调查表 .6,附录D(资料性附录)城市水体基本情况调查表.. 7,附录E (资料性附录)城市道路基本情况调查表.. 8,附录F (资料性附录)城市雨污水管网基本情况调查表.. 10,附录G (规范性附录)城市内涝隐患点及周边承灾体基本情况表 11,附录H (规范性附录)城市历次内涝灾情损失调查表. 15,附录1(资料性附录)城市气象(雨量)站调查表.. 18,附录J (资料性附录)城市内涝防灾措施调查汇总表 . 19,参考文献 .. 20,I,QX/T 441—2018,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45)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天津气象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春梅、唐力生、高歌、刘蔚琴、史瑞琴、解以扬、郑璟,皿,QX/T 441—2018,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内涝风险普查的基本要求、数据内容、数据收集途径与数据核查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内涝风险普查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城市内涝 urban waterlog,因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消纳雨水和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3. 2,风险普查 risk investigation,对产生风险的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防灾抗灾能力等重要相关信息的,收集、调查,3. 3,内涝隐患点 hidden danger point of waterlog,易发生积水,可能造成较大损失或影响的地点,4基本要求,4. 1数据应细化到城市社区(街道),4. 2数据填报中涉及行政区划代码应按照GB/T 2260填报,4.3 应记载数据具体来源及填报、收集时间,4.4 数据应定期更新,当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更新,4.5 应按附录A收集普查数据,4.6 应建立逐级审核制度,确保数据质量和填报规范,5数据内容,5. 1地理信息,5. 1. 1应收集以下基础地理信息,包括:,1,QX/T 441—2018,— —城市l:250 000以上行政区划图;,— —城市l:10 000.150 000水系图;,— —城市1:10 000.150 000地形图或数字地形图;,— —城市1:10 000-1:50 000 土地利用图;,— —城市1:10 000以上道路地理信息(含道路标高)图;,— — 内涝隐患点分布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和海拔高度,5.1.2宜收集其他相关的地理信息,包括:,— —城市社区(街道)地表覆盖类型、居民分布、建筑分布、基础设施;,— —城市排水管网及排水设施分布资料;,— —城市空间分辨率不低于4 m的遥感影像资料,5 . 2城市基本情况,收集城市基本情况,包括:,——城市社区基本概况(含人口分布、周边道路),见附录B;,——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见附录C;,——城市水体基本情况,参见附录D;,——城市道路基本情况,参见附录E;,——城市雨污水管网基本情况,参见附录F;,——城市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道路规划、建筑群规划、给排水规划等,5.3 内涝隐患点及周边基本情况,收集内涝隐患点及周边承灾体信息,包括:,— —内涝隐患点基本情况,见附录G中的表G. 1;,— —内涝隐患点涉及的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见附录G中的表G.2;,— —内涝隐患点涉及主要承灾体的地理位置、数量、价值量等情况,见附录G中的表G. 3,5.4 历史灾情信息,收集城市内涝的历史灾情信息,包括:,——历次城市内涝过程发生时间、淹没情况、雨水情况及影响,见附录H中的表H.1;,——历次城市内涝过程各内涝点降雨量和淹没情况及损失,见附录H中的表H.2,5.5 气象、水文资料,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包括:,— —城市现有雨量站(包括气象部门、水文部门建设)基本信息,参见附录I;,— —城市现有雨量站逐小时的雨量资料;,— —城市河道及上下游水文站逐小时的水位、流量资料;,— —城市现有积水观测及视频资料,5.6 内涝防灾措施情况,收集以下信息:,— —排水运作规则及能力;,— —城市内涝防灾措施,参见附录J,2,QX/T 441—2018,6数据收集途径,根据情况采用不同途径……
……